请问一类高层住宅下部设置的地下车库,其消防电梯前室内能否设置电井或其他开口
背景与问题定义
首先明确涉述对象的几个核心概念:
一类高层住宅:通常指居住建筑中高度超出一定标高的高层或超高层住宅(具体高度划分应依据当地规范),具有显著的垂直交通与消防救援需求。
地下车库:设置在住宅下部的地下室或多层地下停车空间,存在燃油、可燃汽车材料、废弃物等火灾荷载及烟气生成源。
消防电梯前室:依据建筑防火规范设置的用于消防人员进入消防电梯的前室(或前室兼避难层、楼层前室),通常要求与电梯井、楼道等形成防火分隔,并保证在火灾时为消防人员提供安全进入电梯的场所。
电井或其他开口:指供电缆、弱电管线、桥架或设备竖井、电井、通风井、管道竖井等在前室内的竖向开口与贯通。
问题核心是:在上述场景中,是否允许在消防电梯前室内设置电井或其他开口?如果允许,需满足何种条件;若不允许,应采取哪些替代或整改措施以确保消防安全。
相关规范与法律依据
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筑消防安全的主要技术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 等相关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现已并入或参照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地方性建筑消防技术规定与设计审查细则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及电气相关规范(如电气装置设计规范)
这些规范对以下方面通常有明确要求或约束:
消防电梯及其前室的防火等级、耐火极限、出口与疏散距离要求;
前室与相邻空间(如楼梯间、电梯井、电井、管道井、机房等)之间的防火分隔、防火阀、闭门器等设置;
直通竖向通道(如管道竖井、电缆竖井)对防火分区的影响,通常不得穿越防火分隔,或穿越时应采取防火封堵和高标准防火构造;
在含有机动车库的建筑中,地下车库的排烟、防火分隔以及与住宅层、防火疏散设施的相互关系。
具体条文会依据版本与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原则是:消防电梯前室应保持完整的防火功能,不应因设备竖井或开口的存在而削弱其对烟气、火势传播的防护作用。
原则性结论(先行结论)
一般情况下,消防电梯前室内不宜设置贯通的电井或其他与前室相通的竖向开口,除非通过设计和施工能满足严格的防火、防烟、耐火极限以及封堵、防火阀、阻火圈等一系列补偿措施,并经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通过。
若因特殊情况必须在前室内设置电井或设备引入,应遵循“尽量避免、不得影响前室防火功能、采取可靠补偿措施”的原则,并按规范要求对开口进行防火分隔与封堵,保证耐火极限及烟气阻断性能,且不得影响消防人员使用电梯前室的安全性。
下面展开详细论证与技术要点。
风险分析:为何不宜在前室设置开口
烟气与火势传播风险
电井或竖向开口在火灾时可成为烟气、火焰和高温气体的通道,破坏前室作为防烟、避难和消防进入点的功能,从而危及消防人员及被疏散人员的安全。
防火分区被削弱
前室通常是防火分区或防烟分隔的一部分,开口会使防火隔断失效,影响建筑纵向与横向的防火分区完整性。
跨专业协调困难
电井、桥架、电缆等需要频繁维护、敷设电缆时可能常开门、检修,导致防火门、封堵失效或泄漏。
在地下车库上方的特殊风险
地下车库火灾可产生大量有毒烟气,若烟气经竖井进入住户层或前室,会使住宅层或疏散通道受污染,增大人员伤亡风险。
规范性要求与常见做法
严格遵守防火规范中的“竖向竖井不穿越防火分区”原则
规范一般要求电井、管道井等竖井应在防火分区内独立设置,穿越防火分隔处需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值的封堵或防火构造,且不得直接与消防电梯前室相通。
前室与电梯井、楼梯间应保持明确的防火分隔
电梯井自身亦有耐火要求,前室与电梯井之间通常通过具有自闭功能的防火门分隔。
若需穿越,必须采取防火封堵、设置阻火圈或设置防烟阀等
电缆和管道穿墙穿楼板处需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塞,设置防火套管并保证整体耐火完整性。
特殊情况下允许设置,但要满足补偿性措施
比如小规模的弱电竖井,经过严格封堵并确保不贯通至有潜在火源或烟气的区域,经消防设计单位认可并通过审查,可作为例外,但要求严格。
设计与技术措施(如果必须设置)
若经论证确有必要在消防电梯前室内设置电井或其他开口,设计单位应采取以下技术与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并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原则与审批
明确说明设置理由并提交消防设计审查报告,取得建设消防验收机关或设计审查机构的认可。
采用最低化、局部化原则,尽量缩小开口规模并减少贯通层数与贯穿范围。
防火构造与耐火等级
开口部位的防火构造应满足不低于所在防火分区及前室要求的耐火极限(如1.5h或2.0h,依规范而定)。
对穿越楼板或墙体的竖井进行防火分隔,每层设置防火隔间或防火门,阻断烟气竖向传播。
防烟与排烟系统
保证前室的防烟功能:前室应设置自动关闭的门、正压送风或排烟系统,以在火灾时维持无烟或低烟状态,确保消防人员进入。
若电井内可能导烟,需在前室与电井之间设置烟密封措施、阻烟门或防火阀,并在前室设置相应的正压送风系统以形成压差保护。
防火封堵与防火套管
电缆、管道穿越处采用合格的防火封堵材料(如防火膨胀材料、超细无机防火涂料、矿棉+防火涂料等)和防火套管,保证在高温条件下仍能阻止烟火通行。
对于桥架、电缆集合体,应考虑设置防火隔板或使用防火分区桥架。
阻火圈、阻火封堵技术
在电缆竖井中按层设置阻火圈,阻挡火势与烟气的快速竖向传播。
阻火圈应易于维护、更换并在设计中留有可检修空间。
设备材料与电气防火
使用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的电缆(如低烟无卤电缆)与阻燃材料,减少火灾初期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燃烧速度。
电井内应设置必要的电气保护装置(漏电保护、断路、温度监测等)以降低起火源发生概率。
自动灭火与报警联动
在电井和前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并纳入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保火情第一时间发现。
在必要时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如预作用或干式喷淋系统)对竖井进行保护,或在楼层交界处设置喷头保护。
管理与维护措施
明确使用与维护责任,禁止在前室堆放可燃物与维修时影响防火门、防火封堵完整性的行为。
制定检修和定期检查计划,检查防火封堵、阻火圈、门的闭合性及送风系统运行状态。
实际工程中的常见处理方案
避免在前室内设电井:在设计阶段尽量将电缆竖井、电井布置在电梯前室之外的独立竖井内,采用专用的电缆竖井并设置层间防火隔断。
若不可避免,采用封闭防火竖井并在前室开设仅用于检查的小型检修口,检修口应具备防火与烟密性能并保持常闭。
将弱电(低火险)与强电(高火险)管线分开,并优先考虑将弱电竖井布置到不影响防火前室的位置。
增设正压送风与气密门,通过气压差保护前室不被烟气侵入,从而允许有限的技术开口存在,但该方案需严格计算并保证持续运行。
结论与建议
结论:在一类高层住宅下部设置的地下车库情形下,通常不鼓励在消防电梯前室内设置电井或其他贯通开口,如确需设置,必须满足严格的防火、防烟、耐火构造及管理要求,并通过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
建议:
在项目初设阶段,应优先优化管线走向与竖井布置,尽量避免将电井设置在消防电梯前室内。
若必须设置,设计单位需提交详细防火措施方案,包括耐火构造、阻火圈设置、自动报警与排烟/正压系统、材料选择与维护方案,并经消防主管部门技术审查批准后实施。
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要严格按设计执行,实际检查防火封堵、门窗闭合情况和防烟系统的可靠性。
建成后应制定严格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制度,确保任何检修活动不会破坏前室的防火完整性与正压保护。
附:实践中的问答要点(常见问答)
问:消防电梯前室可以有小型电缆检修口吗?
答:原则上小型检修口需保持常闭且具防火与烟密性能,且开口处采用合格防火封堵材料,检修时应有严格手续与恢复措施。问:弱电线缆可否穿越前室到上层配线?
答:若穿越不可避免,应单独设置封闭的弱电竖井并在前室与竖井之间设置防火隔断,确保前室整体功能不受影响。问:前室与电井之间是否可设防火门并在门洞上开洞用于电缆通过?
答:不建议在防火门上开洞;任何穿透防火门或其周边构件的开口都会破坏整体耐火性能。应采用专用穿墙套管并做满规范的防火封堵。
消防电梯前室作为消防救援与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关键空间,其防火与防烟功能不容削弱。对于在一类高层住宅下部地下车库中可能出现的电井或其他开口问题,应坚持“防患于未然、优先避免、必要时严格补偿”的原则。
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主营:海湾消防报警系统销售报价,消防工程改造,气体灭火、电气火灾安装,售后安装维修,检测,调试,海湾消防网址:http://www.gsthwxf.com/;海湾服务热线:18910580194
推荐文章
- 应急照明不应嵌顶、吸顶安装?
- 火灾报警系统避难层区域机的问题
- 公共建筑车库例如办公楼车库是否可以安装燃气管道?
- 自带蓄电池式疏散指示牌有使用年限的规范
- 海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汇总)
- 消防水泵机械应急启动装置的位置开关:消防安全的"状态监测哨兵"
- 水力警铃不持续响的原因分析与故障排除
- 关于老旧高层公共建筑消防改造中室外消火栓增设问题的探讨
- 海湾消火栓按钮更换维修要点
- 喷淋系统失效的原因:管网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