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嵌套(穿套)应予禁止-再谈安全疏散路径的确立原则!
疏散路径的确立,是以规避风险为基本原则!合理划分室内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理解疏散路径的确立原则,可以处置诸多安全疏散的争议和误区!
人员从室内房间疏散,应确保风险逐级递减,不应采用嵌套(穿套)设置的方式,如确因功能需要,仅可以嵌套(穿套)一级相对面积较小的房间,禁止连环套的方式。
注:本文为“从火灾风险等级,看安全疏散路径的确立原则”的引伸解读!
为方便理解,我们按火灾危险程度,将室内房间等视为危险区域,疏散走道视为次危险区域,前室和疏散楼梯间视为相对安全区域。疏散路径的基本确立原则如下:
二、室内房间不应采用嵌套(穿套)设置的方式,确因功能需要,仅可以嵌套(穿套)一级相对面积较小的房间,禁止连环套的方式:
1、室内房间属于危险区域,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应迅速疏散至相对安全的次危险区域(疏散走道),通过疏散走道疏散至安全出口(图示1)。
2、当室内房间采用嵌套(穿套)设置的方式时,内部房间一旦发生火灾,必须经过另一个危险区域才能到达疏散走道或安全出口,存在一定风险(图示2)。关键是,如果外部房间起火,将直接阻断内部房间的安全疏散(图示3)。因此,这种嵌套(穿套)设置的方式不应许可。
(图示2)
(图示3)
3、确因功能需要,嵌套(穿套)设置的房间不应超过一级,疏散距离应按人员行走的直线距离计算,在图示4的公共建筑中,示例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应为L1+L2。
三、厂房仓库同样适应“危险区域”→“次危险区域”→“相对安全区域”→“室外安全区域”的基本疏散原则,应确保风险逐级递减,不应采用嵌套(穿套)设置的方式:
1、在图示5的厂房建筑中,同样应采用“房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基本设置原则,确保风险逐级降低,厂房仓库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其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2.1要求。
2、厂房仓库同样不应采用嵌套(穿套)设置的方式,确因功能需要,嵌套(穿套)设置的房间不应超过一级,疏散距离应按人员行走的直线距离计算,在图示6的厂房中,示例房间内任一点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应为L1+L2。
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主营:海湾消防报警系统销售报价,消防工程改造,气体灭火、电气火灾安装,售后安装维修,检测,调试,海湾消防网址:http://www.gsthwxf.com/;海湾服务热线:18910580194
推荐文章
- 关于老旧高层公共建筑消防改造中室外消火栓增设问题的探讨
- 海湾消火栓按钮更换维修要点
- 喷淋系统失效的原因:管网积气
- 消防控制室《故障记录》
-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如何进行测试验收
-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报漏流报警的故障排查与设备定位
- 关于消防的串联和并联
- 消防稳压泵频繁启动,咋回事?
- 海湾GST5000主机报时钟电源故障
- 火灾探测器报脏是什么情况